【中國制冷網】自從“董小姐”掏出格力手機之后,空調巨頭格力的多元化邊界已超出大眾想象。在去年收購珠海銀隆新能源遇挫之后,近日傳聞稱,格力電器(000651.SZ)將入股一汽夏利,合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9月18日晚,格力電器就此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及公司高管團隊從未就入股事宜與天津一汽夏利進行過磋商,公司及公司高管團隊及其工作人員也未前往并入駐天津一汽夏利,未就入股事宜與天津一汽夏利達成過任何一致意見。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公告表示,公司參與河南省屬企業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事目前只是意向。另外,公司在洛陽自主創新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中所起的是牽頭作用,全部投資并非僅由格力電器一家公司完成,目前該項目正處于規劃階段,格力電器對該項目的具體投資金額以及該項目對格力電器未來業績的影響尚不確定。
格力與夏利不是沒有交集
做空調的格力電器,與做微型車的一汽夏利之間,原來似乎隔得很遠。但是,隨著格力電器在多元化上不斷開疆拓土,一汽夏利也渴望在新領域尋求突破,新能源汽車有可能成為二者的交集。這是引發外界猜測的主要原因。
盡管格力否認入股夏利,但高工產研董事長張小飛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格力電器與銀隆有很大的交集,但是仍缺一張小汽車方面的資質,因為銀隆是做客車的。所以,如果格力電器收購車企,s*先是可以拿到小汽車的生產資質。
事實上,格力電器多元化三步走“空調—光伏空調—新能源”,離新能源汽車僅一步之遙。
今年格力電器明顯加快了多元化的步伐,希望盡快跨越“千億”門檻。2017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的空調主業實現了30.14%的增速;與此同時,生活電器的業務收入也同比增長30.85%,智能裝備業務收入更同比增長27.65倍,是近年格力電器多元化z*快的時期。
在2016年年報中,格力電器已表示,今年將從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新能源三方面積極推進多元化。
目前,智能家居板塊,格力已從家用空調、中央空調,延伸至冰箱、洗衣機、凈水機、電飯煲、除濕機、油煙機等智能電器,全部可以通過“格力+”APP進行遠程控制;今年還計劃繼續做大格力智能手機。
智能制造板塊,格力已覆蓋了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換熱器專用機床設備、無人自動化生產線體、數控機床等10多個領域。自2013年起步,格力智能裝備業務累計產值已超過20億元。
新能源板塊,格力以2013年推出的光伏空調為基礎,發展能源互聯網。在9月1日的IFA(柏林電子消費器展)上,格力s*次發布G-IEMS局域能源互聯網系統。按照藍圖,依托該系統建成的光伏城,每個家庭配有光伏發電、戶用儲能,對接電網,單一個體自發自用,余電交易。光伏解決能源供給,儲能解決能源存儲,變流解決能源轉換,光伏空調、直流電器解決用電應用。
如果格力電器入股夏利,那么格力的產業鏈將可以從新能源,延伸到新能源小汽車。
對于格力的未來,董明珠曾勾畫出這樣一幅畫面:用戶拿著格力手機遙控家里的電器,回家享受格力空調帶來的舒適溫度,再吃到格力飯煲煮出來的飯,出門開著或坐著格力的銀隆電動車。“我們發展到未來,一個家庭的能源可以節約60%~70%。”
董明珠去年7月還曾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收購(銀隆)之后,我們會往家用的小汽車領域發展。我們現在已經設計出來并且已經試運行了,量產上市的話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因為我們現在仍在調試當中。所有研發暫時會放在珠海。”
新能源汽車的誘惑
雖然格力方面否認了入股一汽夏利的傳聞,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董明珠個人入股一汽夏利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去年11月,格力電器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的計劃擱淺之后,董明珠以個人身份投資了銀隆。更重要的是,董明珠通過與銀隆合作,對新能源汽車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那么,為何“董小姐”這么熱衷于造車呢?
奧維云網(AVC)空調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彥斌認為,空調行業已經進入平穩發展期,盡管今年是空調業的“大年”,格力空調收入上半年也增長了30%,但是今后空調行業很難再出現大幅增長。
而且,格力在國內家用空調的市場份額占比已經很高,達到37%~38%,接近40%,穩坐龍頭地位;在國內中央空調的市場份額也達到16%~17%,排名也數一數二。
2016年,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在千億左右,因此必須未雨綢繆,尋找新的增長點。而從冰箱、洗衣機、手機看,這些產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基本穩定,格力的機會不多。
反觀新能源汽車領域,卻有龐大的潛在機會。因此,張彥斌認為,董明珠希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復制格力過去的成功經驗,培育格力新的支柱產業。
汽車行業的資深觀察人士向寒松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格力要再造一個千億,董明珠看上的不會是幾百億市場的行業,新能源汽車是幾十萬億的市場,對企業家是“誘惑”。國內一年汽車銷量3000萬輛,q*一年汽車銷量約一億輛,未來都將向新能源汽車轉型,一輛新能源汽車10萬~20萬元,電池成本在下降,還有政策支持,市場潛力相當龐大。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傳統汽車轉型也有難度,因為那是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是全新的“風口”,才出現百舸爭流的局面。
向寒松說,新能源車產業鏈現在也很完善,格力可以發揮自身的制造優勢涉足其中。不過,新能源汽車也不是沒有風險,像樂視創始人賈躍亭豪賭一把,卻讓樂視生態出現“失血”。但格力有充沛的現金流,更關鍵董明珠有敢于創新的企業家精神。
事實上,截至2017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高達765.35億元。
而且,格力電器近年通過向上下游延伸,已經具體涉足汽車產業的一定條件。從電機、模具、智能裝備到汽車空調,再到新能源系統,格力可以多角度切入汽車產業鏈條。
例如,2017年上半年,格力電器旗下的凱邦電機,營業收入13億元凈利潤近1億元。格力的智能裝備、模具已經賣給銀隆,開始實際使用。格力還研發出高可靠性熱泵的純電動汽車空調。在今年春季廣交會上,格力還s*次展出了房車空調。
收購銀隆擱淺了,入股夏利否認了,董明珠下一步是否還將帶領格力涉足新能源汽車整車領域,還是讓格力僅限于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配套、來發展裝備業務?張小飛認為,董明珠的野心不小,造車才是目的。未來“董小姐”會否再次以個人名義投資?讓我們拭目以待。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