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漯河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要打造全國最大的冷鏈物流基地目標,目前,漯河市冷鏈物流企業總量達到416家,冷鏈運輸車保有量為1.1萬輛,從業人數達4萬余人。全市共有國家A級物流企業28家,占全省的12.6%;星級冷鏈物流企業4家,占全省的二分之一。雙匯物流為五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大象物流為四星級冷鏈物流企業,冷鏈物流業已成為漯河特色鮮明、發展迅速、帶動力強的高成長性產業,發展領跑全省、在全國有影響。
一是堅持政策拉動。持續強化頂層設計,先后研究出臺《漯河市物流業轉型升級三個工作方案》《漯河市物流業空間布局規劃(2019—2035)》等文件,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推動冷鏈物流產業規模化、集約化、高端化發展;專門出臺《漯河市扶持和促進冷鏈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設立冷鏈物流發展專項扶持資金1000萬元,從優化產業布局、培育壯大產業主體、支持業態創新發展、強化要素保障等6個方面制訂了25項具體措施,補齊冷鏈物流發展短板,該政策被冷鏈業內人士稱為“漯河25條”,這些舉措開創了全國先河,成為行業樣本。連續三年來,漯河市每年都有6家企業入選“全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入選企業數量始終在全省遙遙領先。在今年9月份剛剛揭曉的“2020年中國冷鏈自有運力50強”名單中,全省入圍的3家企業全部來自漯河,其中雙匯物流位列50強榜首。同時,為進一步加快冷鏈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謀劃物流業發展規劃和空間布局出發,正在研究編制《漯河市冷鏈物流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整合冷鏈物流資源,打通產業鏈條,著力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力爭到2023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運行高效、管理規范的冷鏈物流體系,冷鏈物流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列,成為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網絡和國內冷鏈物流產業循環大通道的關鍵節點,基本形成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冷鏈物流產業生態體系。
二是堅持項目帶動。牢樹“項目為王”的理念,以冷鏈物流領域為重點,精心謀劃和建設一批帶動作用強、輻射區域廣、惠及范圍大的重大項目,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全省領先。萬邦、宇培等全國知名冷鏈物流企業相繼落戶漯河,推動商流、資金流加速向漯河集聚,為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注入了發展活力。今年以來,建設重點物流項目9個,總投資59億元,計劃當年完成投資8.6億元,1-10月完成投資6.71億元,占全年目標任務78%。新招引簽約物流項目11個,投資總額67.1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2個。
三是堅持服務推動。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深入冷鏈物流企業積極開展冷鏈扶持政策宣講,指導企業用好用活用足惠企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疫情管控期間向我市物流企業協調發放車輛通行證200余份,為企業送去“及時雨”。同時,通過現場解決、會商專題解決和協調部門解決等方式,幫助中國郵政漯河郵件處理中心、豐陵物流園等項目和企業協調解決土地手續、規劃批復等現實問題。主動爭取惠企政策。加大力度爭取惠企資金,今年以來共爭取農商互聯完善農產品供應鏈項目冷庫建設支持資金102萬元,帶動社會投資464萬元,為助力相關企業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多維度、多渠道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供應鏈體系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是堅持創新驅動。指導雙匯物流積極開展第四方冷鏈物流平臺建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通過“互聯網+AI+物流”,建設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冷鏈信息平臺,優化資源配置,強化信息整合,提升冷鏈物流現代化發展水平。目前,雙匯物流車貨匹配系統(網絡貨運平臺)8大功能已全部開發,完成投資103.68萬元,累計發布運單40.7萬單,進駐外部物流公司579個、外部車輛5.34萬輛,已基本實現車貨自動匹配、在線競價、智能調度等功能,成為車源、貨源、資源共享的全國性物流交易開放平臺。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