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后疫情時代,作為全球制造大國,我國經濟逐漸恢復,但是一場“限電令”的新規定打破了制造企業逐漸好轉的形勢,讓許多限電區域的企業不得不改變生產計劃。同時,“限電令”也讓原材料出現了大幅的上漲,導致各個行業的上下游企業承壓,非常艱難。
受限產限電等多重因素影響,8、9月我國多種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9.5%,環比上漲0.7%,煤炭、黑色金屬、有色、化工、化纖這五個領域合計貢獻了八成以上同比漲幅。
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令制造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是不斷上漲的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一方面是不得不得犧牲價格換銷量的承銷壓力。對很多企業來說,制造成本上升,銷量承壓,今年的日子并不好過。
其實,限電令既是我國實現“雙控”環保策略的重要措施,同時也是促進產業升級的有力措施。限電、停產的背后,除了煤炭供應偏緊、電煤價格高企導致的電力供應緊張的原因,更主要的一些地區出于能耗雙控壓力而采取能源消費管控措施,最終目的是促使高耗能產業升級。
在疫情期間和疫情之后,我國出色的疫情控制加上作為制造大國,我國承擔了全球的生產任務。可以說在近兩年疫情時間里,我國幾乎是以一己之力保證了全球商品供應。
我國作為家電制造大國,在這次的“限電令”下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由于在疫情期間,原材料價格本來就出現了大幅上漲,而且家電出口的海運價格飛漲等因素,加上近期出現的限電令,對整個家電行業的制造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
在疫情期間和后疫情時代,我國家電的出口增長迅速,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家電業累計出口額837億美元,同比增長18%,出口額規模保持歷史同期最佳水平,且增速為近十年來最高。
據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累計出口冰箱6954萬臺,同比增長35.6%。其中,12月份,出口冰箱648萬臺,同比增長58.7%。在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家庭存儲制冷需求顯著提升,帶動冰箱出口猛增。
但是,進入2021年,隨著疫情逐漸消退,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海運費用上漲等,雖然中國家電出口延續良好勢頭,但是依然面臨非常大的壓力。疫情帶來的海外訂單暴漲是不可持續的,隨著海外需求消退,留給我國的是一堆增加產能的機器可配套設施。
而為了活下去,這些為解決增量訂單而增加的產能,會在國內市場瘋狂競爭,這些家電生產企業會進入相互競價的生存階段,瘋狂的“內卷”也會導致我國家電行業和家電制造業出現不健康的發展。
現在通過限電限產,大幅降低傳統行業的能耗與碳排放,促使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大規模的技術革新和裝置改造,由此達到提高產業競爭力的目的。
對家電企業來說,原材料上漲逐漸接近尾聲,家電產品的價格有望進入下行空間,家電企業也寄希望在這一次降價中實現銷量的突破。但是,限電令的出現,又讓我國家電企業面臨了新的問題,下半年的家電行業仍然將承壓前行。
但是,在大趨勢下,家電企業也迎來了產業升級的機會。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