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隨著陣陣熱浪,靠空調續命的日子正式來臨。
就在今年的5月20日,不少媒體報道了宜昌的一名男子因為吹空調結果進了ICU的新聞,引起不少關注。
當時,天氣炎熱,37歲的李先生便打開了許久沒有使用也沒有清洗的空調。
不久后,李先生出現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等癥狀,隨即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
ECMO、血透機和呼吸機等所有能夠用到的機器全部用上了,在醫院搶救了整整一周后,李先生依然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搶救的同時,醫生也在好奇李先生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嚴重的肺部感染。經過溯源,最終確定李先生的病因為軍團菌感染,而罪魁禍首就是那個長期沒有清理的空調。
奪命軍團菌
幾乎每年夏天,軍團菌和“空調病”都會登上熱搜,但很少有人能夠把軍團菌和“空調病”二者的關系說清楚。導致有些人依然麻痹大意不正確使用空調,而另一部分人則成了驚弓之鳥,因為過分害怕“空調病”,即使在40度的高溫天氣里也不敢使用空調。
軍團菌第一次出現,是在1976年的費城。
當時一大批退伍軍人在費城的一個大飯店內聚會,結果兩天后參加聚會的人中有221人出現嚴重的肺部感染,其中34人因此死亡。
由于此前沒有先例,科學家也百思不得其解。在隨后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從這些病人身上分離出了致病菌,并命名為軍團菌。
而這次事件,正是因為軍團菌隨著空調送風并傳播到整個大樓,最終導致了爆發流行。
軍團菌,即嗜肺軍團菌,在25-43℃下會快速繁殖。其中,30-35℃下,是軍團菌最適宜生長的環境。所以,每年夏季都是軍團菌陽性率最高的時期。
因為軍團菌的這個特點,有人就在心想:在使用空調前將空調溫度調到熱風下會不會殺死軍團菌?
很遺憾!軍團菌可以耐受60℃的高溫,這種想法根本不切實際。
需要注意的是,軍團菌很喜歡在溫水和濕熱的環境下蔓延,所以空調冷卻塔水、冷凝水、熱水系統、熱水器、花灑、噴泉、水龍頭、儲水箱和表面與水接觸的醫療設備等場所都成了軍團菌繁殖的最佳選擇。
軍團菌感染后會造成肺部病變,但同時也會對消化、泌尿和神經系統等造成損傷,進而引起肺炎、嘔吐、腹瀉、休克和死亡。
軍團菌感染后,會產生一系列的非典型肺炎癥狀,這一點和新冠肺炎極其相似。
除了癥狀相似,軍團菌的傳播途徑也和新冠很相像。在空調送風過程中,軍團菌會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散布到空氣里,人在呼吸后就會感染并致病。
雖然很相似,但軍團菌明顯要比新冠更加可怕。軍團菌感染后約50%的患者為重癥,其病死率更是達到了30%!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致死率更是高達40-80%!
軍團菌感染≠“空調病”
雖說軍團菌感染主要是由吹空調導致的,但軍團菌依然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空調病”。嚴格來說,“空調病”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疾病。
在日常語境下,“空調病”其實指的是人在吹空調后出現的鼻塞、流涕、咳嗽、發熱和乏力等不適癥狀。
導致“空調病”的原因
導致“空調病”的原因,我們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室內外溫差過大
夏季室外溫度很高,此時把空調溫度調很低,這樣進進出出就會導致人體無法做到快速調節,從而出現呼吸道、腸胃和神經方面的不適,如鼻塞、流涕和乏力等。
2.室內空氣太干燥
空調開了一整夜后,醒來感覺口干舌燥的。是因為空調在工作時,會產生冷凝水,室內空氣也就變得越來越干燥。在長期處于這種環境后,皮膚、鼻粘膜和氣管粘膜都會因此丟失水分,進而出現咽炎和喉炎等。
3.空氣流動太差
空調房基本上都是門窗緊閉,這個時候空氣流動很差,就會導致病原菌滋生,從而引起各種呼吸道疾病。
另外,如果你的癥狀是過敏或者哮喘,那么極大可能是空調長期未使用且未清洗導致的。
空調如果長期不清洗,濾網上就會積累大量雜質、灰塵和螨蟲等。當這些物質隨著空調吹到密閉空間后,就會引起各種不適。
如何預防“空調病”和軍團菌
由于軍團菌是通過氣溶膠傳播的,所以我們在使用空調時只需要注意以下問題就好:
使用長期沒有使用的空調前,要對空調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和清潔。使用過程中,最好每兩個月消毒一次。
使用空調前,先開窗通風10分鐘。使用2小時后,再次開窗通風20分鐘,不要舍不得那點電量。
不要長時間密閉使用空調,注意適時開窗通風。
想要使用空調,又不想得“空調病”,那么這就要求我們在使用空調時注意以下幾點:
1.溫度設置在26℃左右
25-27℃是人體最適合的溫度,可能有些人貪涼喜歡將溫度設置得很低,這里是很不贊成這樣做的。
2.開窗通風
和上面預防軍團菌感染一樣,預防“空調病”也是一樣需要注意開窗通風的。很多人喜歡空調一開就是一整天,殊不知在密閉室內開空調5-6小時后,大腸桿菌就會升高1.2%、白喉菌升高0.5%!
3.加濕空氣
空氣濕度保持在40-70%時,人體感覺最舒服,而空調因為具有抽濕功能,所以在空調時建議配上一個加濕器一起使用。
4.定期清洗空調
不管是預防軍團菌感染還是預防“空調病”,定期清洗空調都是重中之重!(去今天的次條可以購買空調清洗劑哦~)
5.多喝水
這是一條來自直男的萬能建議!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