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中國家電業此刻正在經歷著一場多年少見的磨難,也許一季度少許家電頭部品牌的逆勢增長能掩蓋部分行業的頹勢,但虛假繁榮的背后卻是很多中小品牌的急劇萎縮甚至是消失。
行業的不景氣最直接的反應是其下游經銷商的收益和資本市場的用腳投票。
近期,在“家電人”微信群聊中,大家情緒失落的比較多,2021年將過半,但市場銷售下滑嚴重,利潤收益大幅縮減,有的甚至直接關門改行。剩下的也有部分商家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迷茫中不知道未來將向哪里去。
在資本市場更是明顯,以美的集團為代表的家電股在前一段時間“高歌猛進”之后一路下瀉。近2個多月時間,美的集團股價從最高108元跌至最低點75元,跌幅超30%。
為了拯救這一路跌勢的股價,美的集團繼今年2月份宣布實施一項“百億回購”計劃后,5月10日再度拋出一份50億元的回購計劃,稱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擬以25億至50億元回購股份,回購價不超100元/股。僅僅三個月內兩度拋出回購計劃,被外界理解依然是為了拯救股價,因為美的上一輪回購并沒有達到目的,其股價依然屢創新低。
盡管受到新一輪回購計劃的刺激,美的股價5月10日開盤后出現上漲,但相較于幾個月前的108元/股的歷史最高價,目前美的股價依然折損超過四分之一。
美的集團近期為何不被資本市場看好?這主要的原因是整個家電業處于消費疲軟與原材料漲價雙重夾擊下的頹勢時期。曾經的“白馬”“黑馬”現在有的被列入了“老馬”“病馬”的行列。
家電行業陷入整體困頓,反而加速了“強者更強、弱者消亡”的品牌競合。東方財富數據顯示,家電類上市公司中,今年一季度營收,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四川長虹、海信視像位居前五,分別為825億元、548億元、332億元、238億元和104億元,其中前三家凈利潤分別為65億元、31億元、34億元。
數據顯示前五大企業營收在68家家電類上市公司中占比67%,凈利潤占比達74%。由此可見,中國家電品牌頭部聚集效應更加明顯,家電前五強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均與其他家電企業拉開較大差距。
數據還顯示,中國家電企業在開年的一季度都背負巨大存貨壓力。一季度存貨,海爾智家高達323億元、格力電器達329億元、美的集團為315億元。68家家電上市公司里,有17家家電巨頭庫存商品金額在10億元以上,60家存貨商品金額過億元,68家家電類企業一季度存貨金額總和達1781億元,高居制造業前列,家電企業去存貨壓力較大。
“家電人”認為,今年之所以家電企業背負巨大庫存壓力,一方面是市場萎縮,還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商家渠道的去庫存趨勢明顯,因為市場變幻無常,使得商家少庫存或者是無庫存成為趨勢。這樣的結果是將市場流通的庫存大部分都堆積到了家電企業的背上。長此以往,誰將會撐不住?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