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現在來看,都可以說,這完全是一場意外的奇跡。在一季度整整3個月時間里基本“顆粒無收”的局面下,不少家電企業竟然在后面的三個季度9個月里,硬生生填補了之前3個月的虧空,還實現了全年12個月營收規模的穩步增長。
日前,家電圈在廣東、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市場走訪時,與多個家電企業和商家溝通時獲悉,在行業“一片太難了”的嘆息聲中,不少家電企業卻收獲“平地起飛”走勢:從一季度的全面觸底甚至下跌,到二季度本土消費市場的觸底反彈,再到三四季度海外市場的全面起飛,9個月完成去年12個月的出貨量,還實現了正增長。
有企業人士告訴家電圈,一季度的情況相信所有企業都一樣,基本上都跌倒在地板上,發現地板下面還有陷阱,弄不好就掉進去。但是,進入二季度之后本土市場的消費就突然啟動。“舉個例子,4月28日、29日我們工廠還在裁員,因為生產線實在沒有訂單可以做。但到了5月1日后,就開始馬上招人,因為庫存全部發完了,必須要趕新訂單的貨”。
家電圈獲得的信息顯示,一些頭部企業今年全年的營收增長,已穩穩地達到2位數,有的在10%左右,有的則突破15%甚至更高;同時,就具體品類來看,某廚電一哥的業績今年應該是大概率在2位數以上,達到10-15%左右;某冰洗二線企業今年同比增長也達到10%左右;一二線空調陣營中主要企業增長幅度也有5%-15%左右。
在很多的家電行業同行們看來:這些大中型企業的增長,一是讓人很意外、完全沒想到,可能就是一種意外和巧合;二是屬于典型的“強者恒強”商業定律,市場份額向龍頭企業手中持續集中。
不過,上述家電企業卻告訴家電圈,今年的增長并不意外,看似巧合實則必然,因為增長的動力源卻有很多:一是,受到疫情影響,目前海外市場各個國家的訂單,全部轉向中國,帶動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等能力的進一步釋放;二是,受到消費分化的影響,高端消費升級和低端普及增長,最終構成兩股重要的市場剛需力量,各取所需;三是,受到了競爭的持續分化,那就是優勢資源持續向大企業手中集中,帶來的競爭天平傾斜和格局分化,有準備的企業顯然可以“亂中取勝”、“跌中上行”。
其實,早在今年一季度疫情最為嚴峻的時期,美的、海爾、海信,以及格蘭仕、方太等一大批的行業領軍企業們,都沒有下調全年度的銷售目標和任務,而且一直是立足于“逆勢增長”的目標在推動供應鏈、零售鏈,以及生產制造體系的一路奔跑和引爆。最終,一路逆風向上、一路不服輸拼命跑,最終才能成就全年性的增長結果。
由此,這也提醒所有的家電廠商,在這樣一個多變的時代環境下,自身必須要改變思路、轉換視角:首先,未來的家電市場沒有好壞之分、高低之分,只有企業的能力和態度差異。有決心、有能力的企業,不管外部市場環境怎么變化,一定可以立于危墻而不懼不倒;其次,如今的家電市場變化很快、變數很多,對于廠商來說必須要順勢而為、更要懂得逆勢擴張,不要陷入迷茫的情緒而無法自拔!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