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在錯誤的道路上,無論怎么奔跑,永遠無法到達勝利的彼岸。進入今年以來,中國家電市場正在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也將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變革。最終,中國家電將走向何方,只能留給時間來一一解答和驗證。
但對于所有的家電廠商來說,卻普遍面臨著三大戰略新路口的決擇:一是,拿什么參與到競爭中并活下來?二是,產業未來將走向何方而自己的路又在哪?三是,面對變幻莫測一日一變的產業格局,又將如何穩步發展?
對此家電圈認為,三大戰略決擇再一次折射出家電廠商在今年市場經營過程中謀求穩定、持續與可靠的重要性。接下來必須要做對兩件事情,才能避免在復雜多變的商業風云中出局,在激烈多變的時代浪潮下立足生根。
一是,盡量少犯錯誤
跟不上節奏,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不少家電廠商的口頭禪。原因正是當前家電一線市場的變化速度和變化程度,已經大大超出了很多家電廠商的應對能力和判斷預測。
在這樣一個風云突變的市場環境下,家電廠商今年以來的狀態,就是在一線市場上的不斷拼搶、拼奪。但是,只要主動亮劍、積極搶奪,最終都會面臨著市場風云變幻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比如說,一些空調廠家被五月的市場行情所驅動,全面加足馬力生產備貨,但是到了七月之后市場再次低迷。商家的庫存消化不了,工廠的庫存更是積壓。面對這種情況,風險稍微控制不好,一些工廠的資金鏈就會斷裂。
類似的情況,包括今年電視的上游液晶面板價格起伏波動不定,下游的消費需求更是漲漲跌跌,供需無法對接帶來的企業經營風險驟升。事關企業的資金鏈,更考驗企業對于市場的預測能力,以及自身的經營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廠商們又能怎么辦?說白了,寧可少賺100塊錢,也不賭那50塊的風險。控制風險,應該成為所有家電廠商今年的“必修課”之一。而少犯錯誤看上去簡單,但是在主動出擊、搶奪市場過程中,避免風險和錯誤就成了大難題。只能是邊走邊探索。
二是,必須回歸主業
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是過去20多年以來,眾多家電廠商最信奉的商業法則之一。由此,這也帶來了最近幾十年來,中國家電廠商們多元化擴張、全球化并購的一陣陣巨浪和潮涌。不過,從今年的市場情況來看,還在發展、布局、探索之中的多元化業務,已經或多或少成為眾多家電廠商的包袱和累贅了。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批家電行業的頭部企業們,就已經主動掀起了一場“回歸主業、擴寬主航道”的經營變革。其核心就在于:一是企業在精力、資源、資金鏈有限,二是行業下行和市場需求疲軟下,只能采取戰略性回撤,鞏固和提升在主業務的競爭力,重構建立新的差異化競爭力,實現主航道的優勢不被沖擊和削弱。
由此今年上半年以來,一些家電廠商被逼得進行了回歸主業的戰略回撤。其核心就是要更好地推動企業有限的資源,在白熱化的市場上,通過集中式、重點式投入和拓展,從而尋找到新的突破口。所以,這也注定會在未來幾年,主導家電產業相關企業的發展變革,那就是回歸正道和主業,提升主業的競爭力。
當然回歸主業,并不代表對其它多元化業務的否認和退出。而是在實力和資源儲備有限的情況下,先集中火力和資源強攻主業,才能為其它新興業務提供更多的空間和資源。這兩者之間并不矛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于所有家電廠商來說,無論是千億巨頭,還是百萬小企,最終在家電產業和市場的競爭中,都必須要清楚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而未來發展和生存的根基,則正是要揚長避短,才能立足長遠!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