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一場危機再次擺到眾多家電企業的面前,甚至連不少經銷商都受到了拖累。
今年以來,遼寧、貴州、浙江等地突然出現的一系列因為電熱水器“爆裂”燙傷用戶的安全事故,再次敲響家電企業的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維修保養等一系列經營工作的警鐘。
此前,還有一些電視機、空調因為線路老化起火,從而導致一些家庭家里被一場火燒個"盡光"的情況,并不在少數。同時,還有一些則是掛在墻上的空調室外機、太陽能熱水器主機,因為支架老舊脫落,墜落后砸傷行人和建筑物等情況。
近年來,因為家電產品老舊、使用年限過長、售后服務粗放等問題,引發的家庭安全事故,每年都會發生。不過,今年以來這種情況再次出現,引發的不只是家庭用戶對于家電產品安全問題的擔憂,還包括家電企業多年來建立的品牌信譽和產品口碑,受到傷害。
事實上,在很多家電產品于家庭引發"安全事故"背后,除了一部分原因是眾多低價家電的產品質量存在"偷工減料"情況,造成了產品在一段時間使用后的不穩定情況之外。當前更多的問題,則出在家電產品的"超齡和超期"服役上。
主要因為很多家庭的家電產品“超齡服役”后,操作使用以及維修不當引發的安全問題。當前中國家庭的存量家電數量,早已突破20億臺套,其中已經超出安全使用壽命期限的家電數量,目前國家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行業保守估計每年“超齡家電”至少在1億臺左右。可以說,中國家庭老舊家電的安全問題,形勢相當嚴峻、問題日益突出。
由此這也再次將家電產品的安全問題,推向媒體關注的風口浪尖,更為寒冬中的家電消費市場激活"蒙上一層陰影"。往往看似一場危局的背后,卻總是隱藏著新一輪商業化引爆的新機會點。比如,"超長服役"的廢舊家電帶來的家庭安全事故頻發,給不少家庭的人身安全帶來危害,也給很多家電企業的品牌和信譽帶來沖擊,似乎已經成為今年以來一些家電企業的“經營危機”。
但換個角度來看,老舊家電的社會問題,完全可以變危為機:此時,家電企業借助國家的產業政策,聯手流通渠道的主要零售商們,掀起一場廢舊家電的消費新浪潮。其核心,絕對不是推新、推優,而是要從家電產品的安全性、家人的健康性等維度出發,立足用戶的切身利益,而不是企業的經濟利益,意在幫助用戶"以很低的成本,獲得全新的產品"。
過去幾年來,一些家電廠商早就開始推動了“汰舊換新”、“以舊換新”等活動,但活動的出發點更多是強調將企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撬動對用戶家中老舊家電的更新換代。這其實完全是從企業的立場出發,考慮的是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卻忽視了用戶利益:汰舊換新,從一開始解決的,就是企業的增量市場開發,跟用戶完全沒有關系,憑什么讓用戶買單?
但是,換掉家中的“超齡超期”老舊家電,給家人一份安全的保障和安心的呵護,無疑就與用戶的利益產生了密切聯系。這個時候,如果再能結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特別對于家電安全使用壽命的科普與教育,讓用戶對家中的老舊家電安全風險和危機產生高度的重視性。那么,很多家電企業再配套一些高性價的產品,不是簡單的中高端產品,而是滿足更多家庭需要的多種產品方案,包括高、中、低端的用戶需求。
無疑,這樣一來將為家電廠商帶來新的市場增長機會點。畢竟,目前中國家庭的家電保有量已經超過20億臺,其中每年有超過1億臺的家電產品存在“超期服役”,必須要淘汰和清理。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國家推出強制性的家電產品安全使用壽命期限,無疑是對中國家電存量市場“臨門一腳”的引爆!
家電廠商們,“淘汰廢舊家電”不能再靠等了,快快行動起來吧!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