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今年家電市場已經過半,家電廠商群體經營質量的二級分化加速,好得更好、差的更差。那么,如何在剩下的半年時間里實現“絕地反擊”?
家電圈在與多位家電廠商溝通后認為,市場每年都在變,市場每年都很難,但仍然有大量企業每年都在增長和發展。關鍵就是心態、思路和方向的正確性。所以,了解今年家電市場的一些正確打法,很重要!
家電消費不會變得更好,當然也不會變得更差了
對于眾多的工廠和商家來說,市場到底怎么樣,還重要嗎?聽上去,很重要,市場好一些廠商的營收就會水漲船高;實際上,也不重要,從5年前開始,很多廠商的增長,就已經不依賴外部市場的變化和波動來發展,而是完全靠市場的內循環,即搶奪對手的份額、壓縮對手的空間,實現一定用戶剛需下的優質企業增長。
說白了,任何一個成熟行業和市場的商業機會,都不是來自于增長,而是現有需求的更新換代,以及企業間的“弱肉強食”。其實,很多家電廠商并沒有體會到,商業競爭的殘酷性,總是認為家電行業還是有機會,家電市場還能投機一把,卻忽視了競爭永遠是殘酷的,是需要動刀見血的。
市場爭奪,不能糾結線上線下,不能陷入價格泥潭
不管是家電經銷商,還是家電企業,當前參與市場競爭時,不要總是糾結于價格漲跌,更不要糾結于電商“卡脖子”、經銷商實體店不行了,這些只是市場的表面現象,卻忽視了商業競爭的本質。那就是搶奪用戶、搞定用戶、贏得用戶。所以,家電一線市場爭奪一定要跳出當前的要素驅動,總陷入價格是漲還是跌,渠道是線上為主還是線下為主,就會面臨被帶節奏、誤入歧途的泥潭中,而搞不清楚用戶到底需要什么,想干什么。
用戶作為家電產業的主宰,地位得到了全面夯實。過去用戶總是面臨著被廠商忽悠、誤導,所以才會出現了價格亂戰幾十年不停息。如今,當用戶開始真正主導廠商的產品和技術研發、創新方向,開始主導不同家電品牌和商家的生意興衰。滿足用戶需求,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必經之路。
競爭只是手段,賺錢才是目的,廠商得知道錢從哪來
當前一線消費市場爭奪戰不用多說,基本上就是巨頭間的“刺刀見紅、貼身肉搏、分土必爭、分毫不讓”。由此,這也引發了包括明面上的低價格惡戰,背地里的輿論公關戰,還有介于中間的市場拼殺戰等。這些競爭手段層出不窮,很熱鬧,也很激烈,但這不是家電廠商的最終目的。因為,只有賺錢、持續的賺錢,具備“自我造血”功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戰斗下去,在競爭中不能忘記賺錢的初心。
那么當前家電廠商應該從哪里賺到錢,錢從哪里來?一定是從用戶的身上來。用戶對于硬件的需求,服務的需求,以及品質生活的需求,都是家電廠商未來可以競爭和主導的地方。所以,家電廠商的錢,不是從合作伙伴身上“壓榨剝削”出來的,一定是通過服務用戶、滿足用戶需求、創新用戶價值過程中賺出來的。不要搞相互掐架、內訌和惡斗,這沒有價值,只能誤入歧途。
行業每年都在變,有賺錢也有虧損的,機會屬于奮斗者
家電業的市場化已經40年,對于所有參與其中的廠商來說,內心都非常清楚,市場每年都在發生著顯著變化。同樣,不管是家電產業的鼎盛期,還是低迷期,或是蕭條期,都會有人賺錢、有人虧損、有人哭有人笑。因為面對同一個市場、不同的操作手段和不同的產品布局,肯定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海爾、美的、格力、海信等企業成為千億巨頭、行業標桿,春蘭、樂視、澳柯瑪等紛紛曇花一現,或陷入低迷、或被迫出局。
那么在當前以及未來的家電市場上,對于所有廠商來說,又應該如何應對、如何破局?不管市場行情好,還是差,低迷還是強勁,機會永遠屬于市場上的奮斗者,努力者,而不是那些投機者、觀望者。接下來,所有家電人必須 每天奔波在一線市場上,每天與一線客戶交流,每天跑N個網點和終端,每天都在賣貨之中。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