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比一年慘烈的價格戰中,降低成本成為各個中央空調企業工作的重心。然而近兩年原材料漲價,又給降低成本增加了新的難度,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面臨著一系列制造成本的走高,企業各施高招降低成本,更有甚者通過使用劣質原材料或降低產品性能要求來壓縮制造成本。然而要注意到市場對中央空調的需求已趨于理性,如何控制制造成本并能不斷優化,同時保證并提升產品質量,這是每個空調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洞察中央空調的制造成本特性,以期為中央空調整體制造成本的控制與優化打開思路。
一、規模化生產彰顯優勢 目前中央空調行業面臨的總體形勢:一是由于供應商轉嫁成本,導致行業內各企業的成本會有較大上升;二是由于受到用戶的擠壓和替代品的制約,各企業無法提價,擔心失去市場份額;三是由于價格下降成本增加,利率將逐漸降低,這種競爭持續下去將導致部分中小企業因成本劣勢而逐漸退出市場競爭,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行業洗牌在即”,這是多位業界人士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約而同的聲音。美的此Ii;=『已經有廣東順德和安徽蕪湖兩個空調生產基地,武漢生產基地建成后,美的空調三大基地的總產能將突破1000萬臺,成為q*z*大的空調制造企業。
就在兩年前,空調企業還在喊著150萬臺是企業的生命線,低于150萬臺的企業就面臨死亡。現在,恐怕這個數字還要往上提翻一倍。”擴容”,已經是中國空調業的關鍵詞,格力空調基地四期工程剮剮落成,志高空調也已在佛山蹦地4500畝打造世界級制冷中心,一直以出口為主的三洋空調宣布全面進軍國內隨著我國新節能標準的出臺、中央空調生產許可證制度的施行,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近幾年來全國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空調品牌退出市場,中央空調的市場份額正日益向規模化生產的大品牌集中。
目前進駐中國的眾多外資中央空調中,許多企業都意識到了規模化生產對于企業的重要性,為了能給將來在中國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開利、約克、特靈等品牌相繼在華東地區建立了一批規模較大的生產基地,使得產能得到擴大,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二、原材料是制造成本的主要來源 同任何一種制造類型的企業一樣,中央空調的制造成本不外乎“料、工、費”。只要緊緊抓住這三者,成本控制可以說成功了大半。眾所周知,在中央空調產品中,鋼材和銅材占據著原材料成本中的z*大比例,而30%以上的原材料是銅,平均每臺中央空調機需要銅10公斤以上,為家用空調壓縮機的4倍多,因此銅價上漲對空調機企業形成的壓力z*大。可見原材料供應商對空調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很大影響力。再以鋼材為例,當寶鋼接受鐵礦石7 1.5%漲價的消息傳出后 反應迅速的部分企業雖然加大了采購量,但是許多鋼材廠家迅速調高了出廠價格,顯示出對今后鋼材大幅度上漲的強烈預期。 當前從宏觀經濟的整體發展趨勢來看,鋼材等基礎原材料的漲價趨勢已經形成。基于自身利益z*大化,鋼鐵企業除自身消化一部分鐵礦石和煤炭等的漲價因素外,可以通過提高出廠價格向下游企業轉移成本。而中央空調行業很難通過漲價來消化增長的成本,因此供應商的漲價就進一步壓縮了中央空調行業企業的利潤空問。
三、重視整體解決方案 中央空調與小型商用空調相比,中央空調的選購不僅僅是買進一件產品,而是選擇了一種系統的解決方案。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可以為用戶節省20%以上的初期投資,和5—20%的運行維護費用。對用戶來說中央空淵系統的選擇是抽象和復雜的,其很難把握系統選擇的程度,因此往往多花出數倍的價格購買產品,然后還需支出額外的運行維護費用。曾有這樣的工程,某辦公樓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花了幾十萬元安裝了中央空調,但運行起來非常費電。實際上他們全部工作人員才9人,樓內包括辦公室、宿舍、餐廳、會議室、活動室等根據不同用途其同時使用率z*多只有30%。這樣的配置對用戶來說是不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呢?另一個例子,某印刷廠選擇制冷量70kw,按面積來說是足夠了,可實際運行起來后用戶不得不增加了數臺柜機才滿足制冷需求。原因是印刷機械自身的發熱量已大于原有中央空調的冷量。 中央空調市場尚未普及到家庭消費領域,還未真正涉足這一可廣擴利潤的空間,其主因有三個:一是設計復雜。中央空調有10大系列、2000多個產品,不同戶型需要拿出不同的設計方案。二是安裝困難。安裝不專業則導致漏水、漏氟等。三是中央空凋屬高檔消費品,價格昂貴且不明。小型商用空調可以說純粹就是一種產品,而中央空調應是一套解決方案,包括了主機選擇、外設安排、布管等工程。實際上中央空調的設計與安裝工程設計是分不開的,必定是同步進行。因此忽略中央空調的系統性,僅僅從產品工藝設計角度談成本控制,注定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
四、供應鏈運作成為行業成本控制的主流 由于商業空調市場日趨飽和,眾多空調企業突破技術門檻,把其產能轉移到中央空調領域,OEM方式迅速興起。隨配套技術越來越完善,中央空調技術被越來越長的供應鏈不斷稀釋,整機廠的技術優勢已不明顯,中央空調行業的技術準入門檻越來越低,也加劇了競爭。現在,不僅傳統的中央空調生產基地珠江三角洲和山東半島的整機配套能力很強。新興的長江三角洲的配套也很完善。組裝一臺中央空調的零部件,從壓縮機到變頻中央空調的電控件,都已有成熟的配套企業。 在供應鏈q*運營的環境中,每個空調企業都需要打造其供應鏈體系,明確其在供應鏈中的地位與角色,積極發揮供應鏈的綜合輻射作用,與中游制造環節的物流運輸鏈、資金鏈、管理體系形成互動效應,立足中游制造與上游供應鏈聯盟。通過與上游供應商結盟、借助國際性的專業化分工,立足q*發展,提升技術創新、新品研發、網絡布局、營銷推廣等能力,更品嘗到了制造成本降低的秘訣。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