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到90年代進入產業化,經過了比較漫長的發展歷程。上世紀70年代,其主導產品以技術簡單、造價便宜的悶曬式太陽能熱水器為主。到了80年代,新型的全玻璃真空太陽集熱管誕生,“磁控濺射漸變鋁-氮/鋁太陽選擇性吸收涂層鍍膜工藝”的發明,使薄膜的太陽吸收比提升到85%以上。正是這一項成果發明,使得太陽能集熱管的大規模生產和商業化應用成為可能。國內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初見雛形。進入90年代,隨著技術進步和企業規模的擴大,技術和企業都逐步成熟,太陽能熱水器逐步形成了真空管、平板和悶曬三種技術系列,實現了產品的系列化和規模化生產。90年代后期,住宅商品化的發展以及家庭對熱水需求的大幅度增長,為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保持了10多年的快速增長。據權威資料顯示1992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年生產量只有50萬平方米,而到2005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已突破1500萬平方米,是2000年640萬平方米的2倍多。行業總產值已逾150億元。
2006年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表明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年產量已突破1800萬平方米,行業總產值已逾200億元。
2007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產量已突破2300萬平方米,整個太陽熱水器行業市場銷售額達到320億元。
有關權威專家統計2008年產量達到2800萬平方米,產值達到400多億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20%其中出口約為1000萬美元。出口歐洲、美洲、非洲、南非、韓國、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
目前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的年生產量是歐洲的2倍,北美的4倍,已成為世界上z*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國和z*大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該產業也成為我國惟一在生產能力和利用規模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可再生能源產業。近年來,整個太陽熱水器行業還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高速發展。
據國家《1999-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國住宅用太陽能熱水器約有2.32億立方米的擁有量,普及率將達到20%-30%,到2020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的安裝將達到3億平米,總產值將達到3千億元,巨大的“陽光蛋糕”吸引了眾多資本聚集太陽能行業。以小天鵝、美菱、澳柯瑪、海爾為代表的綜合家電廠商也紛紛介入,少量外資和眾多的地方區域性中小企業也來太陽能這塊市場淘金。太陽能熱水器在市場上的異軍突起,打破了燃氣和電熱水器占據熱水器市場近九成份額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太陽能、燃氣和電熱水器“三足鼎立”的格局。據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統計,目前中國城市家庭中,57.4%擁有燃氣熱水器,31.3%擁有電熱水器,擁有太陽能熱水器的只有7.6%,但在城市家庭的購買預期調查中,三者的比例將演變為35.8%、30.2%、23.2%,太陽能熱水器的比例將大幅度增長,開始成為燃氣、電熱產品的重要競爭對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已初步形成了專業強勢品牌、區域性品牌、綜合家電類品牌與雜牌并存的市場格局。
:
CIHE&HVAC2009亞洲供熱展 展會直播
:
廈門“太陽能光伏”產業項目對接會舉行
太陽能熱水器呼喚行業標準 購買要四選
山東濟南撥600萬專項資金補貼太陽能項目
: :
據官方數據統計,目前中國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上云集著五千多家企業(實際數據可能會遠遠大于官方統計,很多家庭作坊式的微型企業被忽略了)。20多年來由于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火爆增長,不斷有新興的太陽能熱利用企業加入進來,期間在行業內掀起了兩次高潮。一次是在1998年,山東、江蘇、浙江三省紛紛上馬太陽熱水器,使全國太陽熱水器生產企業突破2000家,從業人數達50萬人(含經營商、業務員及安裝工人);第二次是在2002年,山東、江蘇、浙江三省太陽熱水器廠家蜂涌而起。如今,山東、北京、江蘇,浙江四大版塊已經集結而成,形成了地方區域強有力的經濟實體。我國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山東、浙江、江蘇、北京為代表的四大太陽能熱水器產業基地。然而,在這5000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中,中小品牌占70%以上,真正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大規模化生產的企業不足20家。就目前的產業發展而言,太陽能技術突破絕大部分掌握在幾個核心企業中,如清華陽光全玻璃真空管的研發打下了產業基礎,皇明三高管的研發提高了產品性能,力諾瑞特建筑一體化的探索為產業打開了突破口,光芒藍金鋼水箱的研發把抗壓標準提到24萬次等。其余多為一些地方小品牌和雜牌企業,甚至有不少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一些品牌連基本的售后服務都沒有。大量不合格的劣質產品充斥市場,導致市場對太陽能熱水器產品反響比較強烈。在二三級市場和一些邊遠農村市場,市場監查力度不夠導致大量質量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還有一些地方對當地小品牌或雜牌有著一定的地方保護傾向,這也讓行業內的知名品牌在當地的發展比較困難。同時,一些媒體為了眼前的利益,為傍m*、假證書、雜牌太陽能熱水器搖旗吶喊,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
當前,產業中強勢品牌的集中度不夠高,中小品牌、雜牌甚至作坊式企業似乎左右著國內市場的發展,目前太陽熱水器生產企業真正的大鱷并不多,多數還是地方品牌和一些雜牌,通過對行業的調研發現這樣的小太陽熱水器企業全國有3000多家,基本上每個省份都有近百家這樣的小企業。多數地方小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沒有發展的規劃,只是想撈一筆后馬上走人,于是,這些企業一方面用劣質的原材料來制造產品,然后低價格傾銷。另一方面在產品服務上搞虛假承諾欺騙消費者,比如說,很多地方的小企業對產品保修的承諾是15年或者20年,然而他們實際上是做不到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自己低劣產品的傾銷提供信譽支持。產品的粗制濫造,不規范的野蠻安裝以及虛假的服務承諾給整個行業的信譽埋下了陰影.,使整個行業也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機之中。
面對國內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無序混亂的局面
政府部門開始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引導行業健康的發展
2005年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接著,全國上下開始大力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同年9月,太陽能熱水器s*次被列入中國m*產品的評選,皇明、清華陽光、華揚、太陽雨、億家能、輝煌、力諾等7個品牌s*次獲得“中國m*產品”稱號,太陽能行業“七劍客”誕生。同時還認證了12個太陽能熱水器國家免檢產品,“中國m*”、“國家免檢”的出爐為消費者選擇太陽能樹立了權威標準,規范了行業的發展,促進了未來主導品牌的誕生。有關數據顯示,2005年國內十大品牌加起來的市場占有率才17%,而到2006年增長至25%,預計2007年將會達到30%,從以上數據來看,我國的太陽能熱水器品牌在中國m*和國家免檢的引導下集中度逐漸加劇。整個行業的市場開始從分散走向集中。
2007年9月19日,國家環保總局環境認證中心舉行中國環境標志太陽能標準頒布新聞發布會暨中國環境標志太陽能產品認證頒證儀式,s*批21家企業獲得了中國環境標志產品太陽能熱水器和集熱器的認證。9月上旬,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環境保護行業標準《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和《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太陽能集熱器》兩項標準,分別從熱性能、健康安全和光污染三個方面對產品提出了技術要求及其檢驗方法。這不僅注重使用環保,而是要在設計、生產、使用、廢棄全過程都注重環境行為,使之成為真正的“綠色產品”。同時明確的能量供給和環保健康標準數據,便于對照實施,使不合格的小作坊沒有蒙混過關的機會。依次標準生產的產品具有熱效率高、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的兩大特點。有關領導表示,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和太陽能集熱器環境標志產品技術標準頒布之后,相關部門將在太陽能產品領域開展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利用嚴格的綠色產品評定標準,通過嚴格的現場檢查和產品檢驗,由專家為消費者提供一批值得信賴的質量與環境行為雙優的太陽能產品,并幫助那些優秀的太陽能企業樹立品牌形象。此舉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加快淘汰了落后產能。并為行業樹立全國性的強勢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種政策引導下,企業只能迅速提高與完善來適應新的發展,以往在能源行業靠投機生存的企業將面臨重大壓力。
CIHE&HVAC2009亞洲供熱展 展會直播
廈門“太陽能光伏”產業項目對接會舉行
太陽能熱水器呼喚行業標準 購買要四選
山東濟南撥600萬專項資金補貼太陽能項目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