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國家發改委、財政部6月1日聯合發表公告,正式公布了“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推廣目錄(第一批),此次入圍企業及入圍產品的數量之多出人意料,共有19個品牌的1140個型號產品中標。
上海證券研究員鄧永康就此認為,近幾年來空調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優勝劣汰的速度也在加快,盡管此次幾乎所有空調制造企業都入圍推廣目錄,但z*終結果還得取決于企業目前的綜合實力,行業集中度提高的趨勢不會改變。
全行業盛宴
共有19家空調企業入圍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推廣第一批目錄,不僅有格力電器、美的電器、青島海爾等主流企業,松下、三菱重工、惠而浦、日立等外資品牌也入圍。而進入推廣目錄的產品型號則高達1140個,格力電器有269個型號入圍,美的電器210個,志高有198個。
業內人士介紹,此次主要是由企業自行申報,且主管部門采取了十分寬松的審核方式,企業申報的型號基本上都入圍推廣目錄。“惠民節能工程主要是引導企業生產一二級高能效空調,所以應該鼓勵企業生產節能產品,全行業入圍的情形也就可以理解了。”
格蘭仕空調公司副總經理呂海軍也介紹,此前公司已經按照政策規定,向地方財政部門申報了符合補貼標準的產品型號,而z*終審核結果基本上與公司申報的型號一致。
根據財政部、發改委此前發布的規定,推廣產品和企業實行準入制度,國家設定統一準入條件,由企業申報,且企業承諾每年推廣高效節能空調數量不少于10萬臺。
事實上,在2000年前后國內空調品牌達到200多個,但是經過近幾年的市場競爭,行業集中度已經非常之高,而此次全行業大小企業集體入圍高效節能補貼,令不少人士開始擔憂行業會再次進入無序競爭狀態。在2008冷凍年度,格力電器、美的電器及青島海爾三強的市場份額合計達到68%,與上一年的61%相比,提高了7個百分點。而同時在國內市場,納入統計的前15家企業中,卻有10家內銷量下降。
興業證券研究員時紅就指出,與家電其他子行業不同的是,家用空調企業目前的壟斷趨勢愈發明顯,這使得行業優勢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在行業低潮的時候也保證了利潤。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要求企業每年推廣節能空調的數量達到10萬臺,而就2008冷凍年度數據來看,某外資品牌全年銷量僅在15萬臺左右,而今年以來,國內市場消費疲軟,外資品牌銷量大幅下滑,能否越過10萬臺的門檻還是個未知數。
高能效空調的機遇
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則開始積極行動起來,期望憑借這一政策,擴大高能效節能空調的市場占有率。
志高空調董事長李興浩就表示:“惠民工程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發展契機,志高將打破行業高能效空調高價格規則,使1級能效產品平民化。預計經過2009年空調旺季,在廠商庫存進一步被釋放的同時,高能效空調將成為行業主力軍。”
海爾空調在多款產品入圍補貼的同時,迅速聯合國美、蘇寧等各大渠道舉行“全額讓利促銷惠民活動”,把國家給企業的高效節能空調補貼全額讓利給消費者。
據測算,財政補貼推廣高效節能空調,將在2年內使我國高效節能房間空調器的市場份額從目前的5%左右提高到30%以上,拉動消費需求600多億元,節電近60億千瓦時。
庫存壓力暫緩 市場火爆扭轉空調悲觀預期“補貼空調”要開賣 促銷混戰提前爆發數據中心制冷:空調與冷卻塔結合更節能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