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面對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變化,產業調整愈來愈趨向于占據科學技術高端領域的方向。日前,中國國務院批準了有關新能源振興規劃。其實,中國在2007年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已明確到2020年對可再生能源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而今次的振興規劃,具有更實際的針對性,主要為落實2009至2011年三年內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目標,除了顯著提高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核能之外,新能源汽車、節能建筑和新材料都成為該規劃的重點項目。
毫無疑問,近些年來多次爆發的世界性能源危機,令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國家決心尋求新能源的科技突破。誠如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所說,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危機都孕育著新的技術突破,催生新的產業變革。綜合考慮國內外情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是促進消費、增加投資、穩定出口一個重要的結合點,也是調整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一個現實的切入點。這方面發展的潛力很大,應當重點給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實現產業化、規?;?。在新的形勢下,要用世界眼光觀察問題,從國情出發統籌謀劃,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把政府引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結合起來,把科技創新與體制創新結合起來,健全和完善財稅政策,推進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產業化,加快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擴大終端消費,培育新的市場,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在該振興規劃中,各項能源的發展進度和目標都有“一個較大幅度的調整”,由于加快增速,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原有的規劃預期。例如目前的風能規劃是到2020年,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而按照目前的新能源規劃來看,到2020年,風電規模有望達到一億千瓦以上。關鍵在于,既須要加快發展新能源,更強調注意全面推廣節能減排的環保產品,還必須努力研究攻克尖端的高技術。
據了解,水電的發展重點為開發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和怒江流域,同時因地制宜開發小水電。預計到2010年,水電規模將達到1.9億千瓦;到2020年,水電規模將達到3億千瓦。而風電的發展則將通過大規模開發,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實現設備制造國產化,盡快使風電布局具有市場競爭力。到2010年,風電規模將達到2000萬千瓦,在江蘇、河北、內蒙古、甘肅和吉林建立百萬千萬風電基地;到2020年,力爭在甘肅、內蒙古、河北、東北,以及江蘇沿海等地建立若干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風電規模將達到一億千瓦以上。在太陽能方面,主要在偏遠地區建設獨立太陽能電站和戶用光伏電源。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發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